早在两千多年前,一种类似羽毛球运动的游戏就在中国,印度等国出现。中 国叫打手毽,印度叫浦那,西欧等国则叫做毽子板球。十九世纪七十年代,英国 军人将在印度学到的浦那游戏带回国,作为茶余饭后的消遣娱乐活动。
14-15 世纪时的日本,当时的球拍为木质,球是樱桃核插上羽毛做成。据传, 在 14 世纪末,日本出现了把樱桃插上美丽的羽毛当球,两人用木板来回对打的 运动。这便是羽毛球运动的原形。
现代羽毛球运动诞生在英国。1873 年,在英国格拉斯哥郡的伯明顿镇有一 位叫鲍弗特的公爵, 在他的领地开游园会,有几个从印度回来的退役军官就向 大家介绍了一种隔网用拍子来回击打毽球的游戏,
人们对此产生了很大的兴趣。因这项活动极富趣味性,很快就在上层社会社交 场上风行开来。“伯明顿”(Badminton)即成为英文羽毛球的名字。1893 年,英 国 14 个羽毛球俱乐部组成羽毛球协会。
18 世纪时,印度的蒲那城,出现类似今日羽毛球活动的游戏,以绒线编织 成球形,上插羽毛,人手持木拍 ,隔网将球在空中来回对击。这种游戏流行的 时间不长便消失了。
羽毛球运动约于 1920 年传入我国,解放后得到迅速发展。20 世纪 70 年代 我国羽毛球队已跻身于世界强队之列。
现代羽毛球运动约于 1910 年传入我国,最早在上海,随后在广州、天津、 北京、成都等城市的基督教青年会和学校中有所开展。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 十分关心人民群众的健康,体育运动得到了蓬勃的发展,羽毛球运动也逐渐为群 众所喜爱,并作为我国重点开展的项目之一。1953 年在天津首次举办了全国比 赛,当时只有五个队 19 名选手参加。
1954 年,先后一批报效祖国的赤子回国,并带回了先进的羽毛球技术,同 时组建了国家集训队。继而我国在东南沿海几个主要大城市也成立了以归国华侨 青年为骨干的羽毛球队,在“破除迷信,解放思想,走自己的路”的思想的指导下, 我国羽毛球运动员总结了国内外羽毛球运动的经验教训和技术资料,结合自己的 运动实践进行了探索,不断改进训练方法。其中,福建省运动队主要在技术的手 法上、广东队主要在步法上进行了改革和突破。同时借鉴我国乒乓球运动的成功
经验,并通过对多年训练和比赛实践经验的总结,提出了“以我为主、以快为主、 以攻为主”的积极打法。后来,又经过不断的总结和完善,逐步形成了中国羽毛 球运动所持有的“快、狠、准、活”技术风格。我国运动员怀着一颗勇攀世界羽坛 技术高峰、为国争光的雄心大志,吸取了国外的一些先进的运动训练方法,勤学 苦练,自觉地贯彻了“从难、从严、从实战出发,进行大运动量训练”的“三从一 大”训练方针,运动技术水平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
但由于政治上的原因,当时我国未加入国际羽联,故未参加世界性锦 标赛。但是在国际相互的交往中,多次与当时的世界强队进行过较量,都 取得了优异的成绩。被许多外电报誉为“无冕之王”“冠军之冠军”等。
直到 1981 年 5 月,国际羽联重新恢复我国在国际羽联的合法席位,实 现了我国运动员多年的夙愿—逐鹿世界羽坛,争夺世界桂冠,为国争光。
1981 年 7 月,在第 1 届世界运动会上(美国洛杉矶),我国运动员陈 昌杰、孙志安、姚喜明、刘霞和张爱玲夺取了男女单、双打的四项冠军。 1982 年,我国第一次参加了全英羽毛球比赛,张爱玲夺得女子单打冠军, 徐蓉/吴健秋夺得女子双打冠军,孪劲勇夺男子单打冠军。同年,中国队第 一次参加“汤姆斯杯”赛,在第一天 1:3 非常不利的情况下,奋力拼搏, 最终以 5:4 击败羽坛劲旅印尼队,夺得冠军。1984 年,在马来西亚的吉隆 坡,我国羽毛球女队又夺得了第 10 届“尤伯杯”。
紧随其后,我国又涌现出了杨阳、赵剑华、熊国宝、李永波、田秉毅 和林瑛、吴迪茜、李玲蔚、韩爱萍等一批世界羽坛顶尖高手,从而进一步 奠定了我国羽毛球技术水平处于世界羽坛领先地位的基础,在一系列世界 大赛中为祖国夺得了众多的金牌,创造了中国羽毛球历史上的辉煌时期。 进入 90 年代,随着杨阳、赵剑华、李玲蔚等一批优秀运动员的相继退役, 我国暂时出现了一段青黄不接的时期,而印尼经过了多年的厉精图治,涌 现了一批以阿迪、王莲香为代表的新秀。欧洲也重新崛起,韩国、马来西 亚有时有新人涌现,世界羽坛进入了群雄抗衡的时代。
在巴塞罗那奥运会上,我国羽毛球项目竟与金牌无缘。直到 1995 年才 逐渐步出低谷,首次夺得“苏迪曼杯”。在 1996 年亚特兰大奥运会上,葛 菲/顾俊勇夺女双冠军,实现了我国羽毛球项目在奥运会上零的突破。1997 年 ,我 国 运 动 员 再 次 夺 得 “ 苏 迪 曼 杯 ” ,同 时 在 世 界 锦 标 赛 上 获 得 了 女 单 、 女双和混双三块金牌,开始步入再铸辉煌的历程。2008 年,北京奥运会上, 我国羽毛球队夺得了男单、女单、女双三块金牌。而 2012 年伦敦奥运会上 更是包揽 5 金。这些都彰显了我国羽毛球在世界上的霸主地位。
时间增多,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必将成为人们青睐的对象。正是这样的情景下,羽 毛球运动的独特特点及其运动价值,吸引了众多的爱好者。参加羽毛球运动,不仅 在技术方面能得到提高,体能方面也会发生明显变化。通过奔跑、移动等基本步 伐的练习,正反手挥拍击球,上网扑球技术的运用,使全身肌肉均衡发展,身体能力、 肌肉力量、协调性得到提高。此外,打羽毛球还可以交流技术、增进友谊,开展社 会交往活动,这样,不仅能相互交流共同提高球技,还能够在其它方面相互学习、取 长补短、提升自身素质。这些都极大的促进了羽毛球在全民健身中的发展。
对羽毛球的喜爱程度是开展群众性羽毛球运动的一个重要指标,也是一个基 本条件。据中国群众体育现状调查课题组统计,羽毛球运动在我国已成为除散步 跑步之外群众参与最多的体育健身项目,参与率达 42.6%。有关调查结果表明, 羽毛球是不同年龄体育人口选择的主要项目。在对我国备有运动器材的家庭调查 中,占比例最高的是羽毛球拍。
然而,在我国群众性羽毛球运动蓬勃开展的同时也面临着不少问题,经调查 分析如下:
第一,.羽毛球场地分布不均,场地分布较为集中,且场地数量与场地状况 制约了羽毛球项目的活动发展。羽毛球场地没有完整的管理制度,管理者的水平 也较低,并主要以赢利为目的,不能很好地为羽毛球运动的发展而服务。
第二,羽毛球运动者的运动价值趋向受同伴影响最大,这样自己的主观能动 性减小,自己不能合理安排运动时间,没有较好的运动计划。
第三,羽毛球运动者接受专业指导需求较弱。练习过程很少通过正规的教练 指导,多数所谓的“教练”只是运动技能稍好的运动者,多数没有教练证。
第四,参与者以在校生、中老年居多,青年参与的比例较少,呈不规则倒金 字塔型分布,且大多数运动目的不明确,以追求时尚者居多,健身为辅,锻炼效 果不明显。
羽毛球作为一项老少咸宜的时尚运动,正吸引着全国各地成千上万的群众参 与进来,为了进一步推进羽毛球健身的发展,我们应加大羽毛球运动资源、管理 等方面投入,逐步增加场地数量、改善场地状况。增强场地管理者的管理水平, 营造羽毛球运动的良好氛围。同时,要从小培养其羽毛球兴趣,渗透羽毛球运动 文化,增加青少年羽毛球运动者的人数,为羽毛球运动发展奠定人力基础。